蚌埠淮滨新村四期项目位于蚌埠市淮上区,龙华路南侧,上河路西侧,由29栋单体组成,是今年蚌埠市新开工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之一,属蚌埠市重点民生工程。中国十七冶集团承建该工程二标段的13栋单体。
项目伊始,蚌埠市各界对于十七冶能否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项目充满疑问,在中资企业纷纷抢滩布局蚌埠的关键时期,圆满完成这项蚌埠市群众尤为看重的民生工程成为项目部团队的终极目标。
开工之初,项目部积极对标兄弟单位,找差补缺,面对暴露出的问题和管理上的短板,项目团队集思广益,对项目管理重难点重新梳理,进一步强化过程管控,做实做强管理亮点,纠正纠偏管理短板,切实做到“实体精品、过程文明、管理高效、团队优秀”,建设“优秀项目管理团队”、打造“优秀项目经理部”的管理目标,努力做到组织管理高效化、质量管理精细化、成本管理市场化、新兴产业标准化。
有努力就有回报,在十七冶二季度蚌埠区域项目过程管理考核中,蚌埠淮滨新村四期二标段项目部喜获第一名的好成绩,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得到考核组的一致好评。此外,蚌埠电视台多次聚焦项目,盛赞项目为打造蚌埠民生工程所作出的成绩,是名副其实的标杆工程。从默默无闻到媒体聚焦,蚌埠淮滨新村项目用行动唱响了“优秀项目团队”之歌。
智能门禁+智能巡航,项目部也有“高科技”
项目部在施工现场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施工现场做到生活区、生产区分离,且生产区全封闭。每名劳务作业工人进场必须进行实名制登记,发放IC卡、签订个人劳动合同,工人必须凭卡进出。
项目建立全方位智能监控巡航系统,将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关联在一起,管理人员只需输入网址和密码登录,通过电脑和手机APP上随时可监控现场施工动态,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人员管理等情况,进行不间断、全方位地监控。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避免发生纠纷,同时还能及时预警火灾、偷盗及突发事件,并能储存原始记录 , 随时备查,真正实现了建筑施工安全保障工作数字化,彻底让违规作业、安全隐患无处藏身。
新技术=高效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蚌埠淮滨新村在现场积极推广新技术。其中,在地下车库顶板施工中,蚌埠淮滨新村四期二标段项目部本着环保、节能、高效的设计施工理念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
地下车库长182m,宽157m,建筑面积约20000m2,主要采用新型建筑材料水泥空腹薄壁方箱与钢筋混凝土相结合的施工工艺。项目部根据地下车库跨度大的特点,将地下车库按后浇带划分为16个施工区段,采用分段流水施工法,实现快节奏均衡流水施工。工程采用的薄壁方箱现浇混凝土空腹楼盖,特点是顶板双向抗弯、抗剪刚度均相同,真正的双向受力。顶板自重小刚度大,受拉钢筋距离截面中心远,可以承受比普通楼板更大的荷载。薄壁方箱本身具有一定强度,在和钢筋砼成为整体后粘结良好,可以增加楼板的强度。
此技术的应用简化了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工艺及后期消防装置、空调送风管道等设备的安装,加快施工进度的1/4,可节约钢材5%~25%,节约混凝土20%~50%,节约模板15%,综合造价可降低5%以上。
抢抓进度,灵活作业,加快实现百姓安居梦
项目部明确包括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文明施工及职业健康目标以及成本目标在内的团队目标,坚持明确原则、激励原则和切实可行原则,明确本工程的各项目标,所有成员紧紧围绕这些目标展开工作。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现实情况,项目部通过调整员工作息时间,实行奖励机制,调动工人积极性。针对农忙和耕种时节,项目部积极调节施工人员,保障现场劳动力。对于需要连续作业的施工环节,项目部采取多班次交替轮换作业,确保施工不间断。在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项目已初具规模。
项目建设情况不仅得到蚌埠电视台的报道,而且在当地各路公交车移动媒体上滚动播放,广泛展示了十七冶有力的施工组织管理水平和为百姓奉献精品安居工程的央企社会形象。
项目部全体员工积极弘扬“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24小时工作法”,坚守岗位,全力抢抓工期,保证工程进度,向业主和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蚌埠市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